吉利学堂暑期操作绝了!带娃深入领克工厂,解锁汽车制造的快乐

36578130 2025-10-23 08:38:10 admin 访问量: 502 评分: 634
吉利学堂暑期操作绝了!带娃深入领克工厂,解锁汽车制造的快乐

“汽车是怎么组装起来的?”“发动机是怎么把汽油转化成动能的?”“安全气囊是怎么弹出来的?”……当一个个问题从稚嫩的小口里说出,领克的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着。在央视镜头聚焦的吉利学堂暑期研学游里,孩子们不仅参观了领克余姚超级工厂;更令人瞩目的是,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在专业指导下亲手使用工具安装、连接,体验了用螺丝刀等“玩具”制作汽车关键部件的乐趣。这种沉浸式、动手型的研学方式,生动展现了科技魅力,也让“造车”的梦想种子在少年心中悄然萌发。

央视镜头记录下的这生动一幕,正是吉利深耕教育近三十载的一个缩影。从自发解决一线人才短缺,到自觉构建“左厂右校”的产教融合生态,吉利以企业之力肩承教育使命。这份坚持,源于“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的朴素信念,为“少年强”的愿景默默奠基,不仅支撑着像领克余姚工厂这样的“智造”标杆,更将职业教育的火种通过“芯位教育”平台播撒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暑期研学:让科技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

吉利学堂的暑期研学活动以“智造未来,驱动梦想”为主题,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现代工业的震撼大门。在领克余姚超级工厂,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汽车从零部件到整车的诞生过程,在冲压车间,孩子们目睹了巨型冲压机器如何将一块钢板精准“变形”,一压成型,展现出极致工艺;在焊装车间,孩子们惊叹于自动化机器人高效、精准地完成车身焊接,车间内5G信号全覆盖,超大搬运手臂灵活运转,多机器臂协同作业的智能化场景令人印象深刻;在总装车间,孩子们找到了“一辆汽车如何诞生”的答案!他们看到底盘合拼、轮胎安装、玻璃安装等环节均由智能机器人全自动完成,数字化科技让复杂的工序变得简单高效,刷新了他们对“智造”速度的认知。

研学不止于观察,在吉利学堂和领克工厂的组织下,孩子们还亲手体验了关键部件的“制造”过程。他们利用木头、注射器、胶管等简易工具,模拟汽车部件的运作原理。这些沉浸式的动手环节,让孩子们不仅直观感受到了现代工业的科技魅力,更在自主探索中学会了思考与解决问题,深入了解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悄然在心中播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教育投入: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的长期实践

领克余姚超级工厂所展现的先进智造,其背后是吉利控股集团近30年如一日对教育事业坚定不移的投入。从最初为解决一线人才短缺的自发办学,到自觉构建成熟的“左厂右校”产教融合生态,吉利始终将企业发展与教育使命紧密相连。

吉利坚持“产业基地建到哪里,学校就办到哪里”的办学路径。截至目前,在教育领域投入已超百亿,创办了七所本专科高校,形成了从中高职到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的贯通式人才阶梯。其与上下游伙伴向吉利院校开放了30多个大类、300种职业岗位,共建20多个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将企业真实案例、生产场景融入教学,部署实际业务操作平台到院校,学生的课程作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的比例越来越高,确保学习与实际业务无缝衔接。近二十万毕业生中,80%投身全国相关产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吉利的职业教育不仅扎根中国,更迈向国际。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吉利在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合作院校,并通过自建的芯位教育线上平台与全球共享职业教育资源。同时,吉利正创新推进跨界校园、跨区校园、并行校园的“三个校园”建设,并始终坚持非营利办学,致力于将教育这一公益事业做成千秋大业。

从领克余姚超级工厂与吉利学院的暑期研学游活动,到吉利为教育事业所投入的一切,正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所言,这源于“创新赋能未来,技能塑造人生”的朴素信念,将持续演化为“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国智”的深远愿景。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