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两个埃斯科巴》|哥伦比亚足球有毒

推荐理由
哥伦比亚足球有毒
在2018年7月4日哥伦比亚与英格兰的比赛中,英格兰绝杀哥伦比亚。而哥伦比亚6号卡洛斯·桑切斯用时2分56秒,以及其迅猛之势夺得“历年世界杯第二快被罚下的球员”称号。而在首场对阵日本队的时候,桑切斯就因手球为对手送上“世界杯豪华黄牌点球大午餐”。
其后便遭到了“狂热”球迷的威胁。在外网有人把他和安德列斯·埃斯科巴的图片拼接在了一起。而在安德烈斯·埃斯科巴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哥伦比亚灰暗足球产业链的真实写照。
安德烈斯·埃斯科巴,哥伦比亚最稳的后卫。在1994年第15届美国洛杉矶世界杯上,因一计乌龙球致0-2负于美国,小组赛未能出线提前卷铺盖回家。而大部分的球员在比赛结束之后,根本没有勇气踏上回家的路途。不是他们的羞耻心太强,而是他们可能会命丧故乡!
埃斯科巴的巴勃罗·埃斯科巴,哥伦比亚大毒枭。上世纪八十年代,巴勃罗突然崛起,一手建立的富可敌国的麦德林集团。其控制了美国的毒品市场八成份额。
两人都叫埃斯科巴,除了名字像,兴趣爱好也一样——足球。但前者是为了国家荣誉而征战球场,后者是为了洗钱赌球牟利而控制球场。
为了不让大家那么讨厌自己,巴勃罗这个让人憎恨又畏惧的大毒枭不希望别人凭贩毒这一方面来给他自己下定义,也希望通过种种举动受到别人的尊敬。
所以巴勃罗斥巨资振兴国家的足球产业,大量资金的注入使得国家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可以长存此地,足坛的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而在1993年,足坛国家队被国际曼联评比为top1,那一年乃至之前的八十年代可以说是哥伦比亚足球最黄金的一年。
自从93年哥伦比亚跃升为top1之时,哥伦比亚甚至是世界的球迷对1994年的世界杯寄予了极大的厚望。当时的哥伦比亚连桑巴军团都要避之锋芒。更不要说欧洲战车了。支持哥伦比亚的球迷越来越多,愈加暴躁,愈加狂热。
他们真的是热爱这支国家队吗?暴躁和狂热的背后,恐怕仅仅是贪婪于财富罢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巴勃罗,有钱有势又喜欢足球。
展开全文
可是就是一支这样的种子队伍,在小组赛第二轮因乌龙球提前出局,哪怕是第三场完胜对方,也依旧无法冲洗掉自己的“耻辱”。麦德林集团在那场世界杯扔下了一座金山,可是因为小组赛提前出局从而血本无归。
出身于中产阶级的安德烈斯的生活离毒品犯罪实在是太遥远了,再加上他拥有了一颗国家级足球运动员该有的国家荣辱感。“我必须得给我的国家,支持我的粉丝们一个交代。“这是安德烈斯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回答。在回国后写了一篇长长的致歉信并亲自通过广播向全国人民道歉,但过了几天他就遭到了麦德林集团小混混的报复,死于枪杀。
好在,半年前大毒枭巴勃罗就已经被军方击毙。
你知道吗?
九三年,不可一世的大毒枭巴布罗·埃斯科巴被军方击毙。
九四年,红极一时的后卫球员安德雷斯·埃斯科巴被枪杀。
巴布罗·埃斯科巴是美国人的眼中钉,哥政府的肉中刺,却是麦德林的英雄。
安德雷斯·埃斯科巴曾是哥伦比亚的英雄,却在九四年美国世界杯对阵美国队的比赛中打入一粒乌龙球,彻底沦为罪人。
巴布罗·埃斯科巴热爱足球,在他自己建的豪华监狱里,他除了泡妞就是踢球。
安德雷斯·埃斯科巴被枪杀是因为哥伦比亚小组未出线,导致当时赌球的毒枭血本无归气急败坏。
二十年后。
巴布罗·埃斯科巴被当成传奇人物拍成电影和美剧。
安德雷斯·埃斯科巴的国家队打入世界杯八强。
可能,这就是魔幻现实主义。
思想启示
两个埃斯科巴,都很有天赋和才智。放在战争年都,都能干出一番事业,甚至成为英雄。但在和平年代艰难社会环境里,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前者被世人歌颂,后者被世人唾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